2025-05-01 09:17:41
姓 名:
身份证:
 
课程介绍
· 健安(AHA)国际急救B
· 红十字核心师资(TOT)
· 行业应急救护提高培训课程
· 公民反恐防暴技能讲座
· 突发事件应急逃生演练
· 专业讲座课程介绍
志愿服务
急救常识

认识埃博拉病毒
什么是埃博拉?

    埃博拉(Ebola)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4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可能会进一步蔓延到西非和中非的另外15个国家,让700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这是自1976年该病毒首次在刚果出现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据2014年9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死亡人数至少已达到2296人,实际死亡数字可能更高。

埃博拉有哪些症状?

   典型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潜伏期约2-18天。症状因人而异,会突然出现。如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其他症状包括低血压(低于90毫米汞)、低血容量、心悸、体内器官严重受损(尤其是肾、脾和肝) 并引致弥散性全身坏死, 及 蛋白尿。由病发开始到死亡(通常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以及脏器衰竭) 通常为7至14日。染病后第二个星期,病人一是退烧,一是出现多个器官衰竭。

埃博拉如何传播?

    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体液传播。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

   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如何预防埃博拉?

1、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

2、医护人员需提高警觉并配戴防护配备,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如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

3、在流行地区,避免接触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动物。

4、避免直接接触被感染者或其尸体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病患禁止性行为,直到确定精液无病毒为止。

首页 | 培训介绍 | 新闻动态 | 急救用品 | 急救知识 | 网上报名 | 培训客户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市健安应急救护培训中心 联系电话:020-83583798 传真:020-83500976  
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德政北路538号达信大厦1907-08室 邮编:510091 粤ICP备2024213314号 技术支持:顺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