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9:26:30
姓 名:
身份证:
 
课程介绍
· 健安(AHA)国际急救B
· 红十字核心师资(TOT)
· 行业应急救护提高培训课程
· 公民反恐防暴技能讲座
· 突发事件应急逃生演练
· 专业讲座课程介绍
志愿服务
急救常识

校园急救常识普及不容忽视!

校园急救常识普及不容忽视!   

孩子课堂昏倒死亡 父母诉学校索赔被驳

       据北京晚报报讯,初中生李伟(化名)课堂上忽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其父母将该中学告上法庭,索赔28万元。今天上午,记者从大兴法院了解到,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2013年5月3日下午,李先生突然接到学校电话:读初三的儿子李伟(化名)在课堂昏迷,不省人事。后李伟被120送往医院抢救,但不幸不治身亡。李先生认为学校未积极救治,延误治疗,导致了儿子的死亡。2014年6月,李先生将学校告上法庭,索赔28万元。
      针对本案的争议焦点:学校是否延误治疗,本案被告学校称,在李伟昏倒的第一时间,老师就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通知了李伟的父母。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学校保健室的医师在120医生的指导下,对李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律复苏。
但原告称,虽然学校拨打了120,但是拨打完电话并没有及时进行救治,而是孩子母亲到达学校后,要求学校保健医师进行救治,学校才进行了救治,“我们估计,这段时间恰恰是挽救孩子的最佳时间,也许做个人工呼吸就可以救了孩子的命”。

     随后赶到的120医护人员继续对李伟进行急救。后李伟被急救车拉到医院,但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李伟属突发疾病死亡。
      法院审理认为,李伟在事发时年龄为15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教育机构有责任有管理责任保障其人身不受损害。但本案中,事发时,学校正在正常授课,没有证据证明李伟的突发疾病死亡和学校有关,最终,法院驳回了李伟父母的全部诉讼请求。


从本案发现,我国大部分老师对心肺复苏等急救常识严重缺乏的弊端

      学生发生意外,学校拨打完120和通知父母后,没有及时进行救治,而是孩子母亲到达学校后,要求学校保健医师进行救治,学校才进行了救治(如果孩子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等待只会白白错过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4分钟)

      在120的指导下,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律复苏(连心肺复苏的概念都不懂,会操作吗?)

    2013年,广州市应急办、红十字会联合举办广州市教育系统应急救护培训;委托本中心,对全市1068名学校的老师进行救护新概念(生命链)、心肺复苏、气道梗阻和创伤救护等等一系列应急常识的培训。

     广泛地开展和普及校园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不仅可以提高校园师生安全防范意识、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还可以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校园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但急救技能必须反复强化,如理论平时通过录像复习,技能至少两年复训一次,否则长时间不用,就会遗忘,更谈不上正确施救。


首页 | 培训介绍 | 新闻动态 | 急救用品 | 急救知识 | 网上报名 | 培训客户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市健安应急救护培训中心 联系电话:020-83583798 传真:020-83500976  
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德政北路538号达信大厦1907-08室 邮编:510091 粤ICP备2024213314号 技术支持:顺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