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指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主要是因为环境和个人体质因素:
夏天是中暑的高发期,发生中暑如果处理不及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残疾。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应对呢?一起来学习一下~
根据中暑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可分为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头晕、头痛、口渴、乏力、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中暑先兆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汗淋漓、心跳加快等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5℃。
重症中暑:可分为中暑高热、中暑痉挛和中暑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
中暑高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是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受阻,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所致。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常见于高温作业的情况。
-
中暑痉挛(热痉挛),是由于人体大量出汗,补水未补盐;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阵发性收缩痛。常发生在剧烈运动或劳动后。
-
中暑衰竭(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心律紊乱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体温稍高或正常。常见于老人、小孩及体质衰弱者。
严重中暑以高体温、无汗、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是一种致命性急病,病死率高。
-
首先应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并宽松患者的衣服,安静休息。如果患者的衣服被汗水湿透,有条件的情况应及时更换衣服。
-
用酒精或冷水擦拭身体。
-
在前额、腋下、大腿根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注意,不要降温过快,体温降至与正常体温一致即可。
-
如果患者有意识,可服一些清凉饮料、淡盐水。但不要一次性补水过多,应每隔半小时补充150~300毫升淡盐水。
-
患者失去知觉时,应快速检查其呼吸,如呼吸平稳,应将其摆放成复原体位,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
如果患者呼吸、心脏骤停,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