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持续高温,蚊子迎来了活动的好时机。广州已进入登革热传播高发季节。截至7月19日,广州今年共报告21例登革热,占全省29.41%;其中本地病例4例,占全省80%。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广东,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感染登革热后,潜伏期为3-14天,通常为4-8天。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伊蚊叮咬了感染登革热病人后,,登革热病毒进入到蚊子体内,病毒在蚊子体内大量增殖。经过8-12天后,蚊子就具有了传播登革热的能力,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健康人,导致健康人感染登革热。它们在叮咬人体时通常一边吸血,一边把自己的唾液注入人体内,登革热病毒也随之注入人的体内。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隐性感染者、登革热患者(潜伏期或发病后)都可作为传染源感染更多的健康人。
伊蚊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不但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通过蚊卵带病毒过冬,使登革热不断发生。
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
-
皮疹在发病的3-6天出现,一般持续3-4天;
-
出血,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同部分的出血,如鼻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
-
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
-
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
-
严重者会出现休克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登革热
-
消灭孳生地,清除室内外积水,做好家居清洁和环境卫生。
-
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泥、沙种养。
-
每3-5天给水养植物换水,并注意冲洗植物根部。
-
使用蚊帐,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
-
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长袖衣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和衣服上涂上驱蚊的药物。
-
及时清除沟渠、天台等积水,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蚊虫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