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进入了脑卒中高发的第一波高峰。天气逐渐变冷,血管开始收缩,造成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加,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几率加大。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在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每年新发脑血管患者约270万,且每年呈持续上升趋势。每12秒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人因脑卒中而死亡。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即脑出血,由高血压、酗酒、情绪激动等引起。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脑栓塞。据统计,约2/3的脑梗塞与颈动脉有关,颈动脉直接连接大脑,一旦被堵后果不堪设想。年龄越大,血管里的杂质就越多,血管就越容易堵。颈动脉一旦被堵,大脑就会严重出血,8分钟大脑就会损伤,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脑中风。
快速识别脑卒中
笑一笑:观察患者微笑时面部是否对称。
动一动:请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一手臂无法维持。
说一说: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如言语不清或无法说话。
如果三项中任何一项不正常,中风的可能性大于72%。
小编怕大家记不住,还准备了十四字的口诀。
胳膊不抬,嘴角歪。言语不清,奔医院。
脑卒中的现场急救
1、马上拨打120,不要随意搬动患者。脑卒中致残、致死率的一个很大原因,是患者就医不及时。因此一定要把握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在4.5个小时内对患者进行急救。
2、使患者仰卧,垫高头肩部,头偏一侧,防止呕吐物回吸入气道造成窒息。如果患者口中有呕吐物,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畅通。
3、使患者平躺,解开患者领口的纽扣、领带、裤带等,如有假牙也需要取出。
4、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脑卒中发生前的症状
虽然脑卒中是突发的,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预兆的。一旦出现以下6个症状,就要马上送医。
1、突发面部、上下肢的无力或麻木,特别是发生在单侧时;
2、突然言语困难或语言理解困难;
3、突然视力减退、复视;
4、突然行走困难或不能平衡;
5、突发眩晕;
6、突发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
脑卒中的预防
1、控制好“三高”
三高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过过度疲劳。
2、迈开腿
运动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
3、管住嘴
避免吃鸡蛋、猪心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鱼类、绿茶、荞麦、玉米、茄子、海带等清血管的食物。
4、限酒限烟
大量酒精进入体内,产生过量的脂质过氧化物,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吸烟会增加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易引起脑动脉硬化斑块处血栓堵塞。
5、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突然激动,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末梢动脉收缩,血压突然升高,那些脑血管已发生病理改变的患者,很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形成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