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旦失火,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再加上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往往难以控制,后果非常严重。
近日,杭州消防支队在钱江新城城市之星小区进行了一场高层住宅疏散逃生演练。这是一座44层、近150米高的高楼,演练起火点设置在10层,15层和30层都设有避难层。模拟起火后,10层以下的人们往楼下疏散,10层以上的就近疏散到15层的避难层……
高层建筑起火时,如何科学有效地逃生?记者特地在现场请教了浙江消防史上首位一级警士长、“兵王”朱百洪,杭州消防支队宣传科副科长杨博轩和江干消防大队参谋杨建新。
发生火灾时,最好能判断火源点
再判断先灭火还是先逃生
“救不如防。”参与救援多达2000多次的“兵王”朱百洪这样总结,发生火灾时,最好能判断火源点,再判断先灭火还是逃生。“打个比方,如果涉及电起火,先关闭电闸,千万别用水去灭,会触电,要用灭火器救。厨房起火,可用湿毛巾、围裙、抹布将火源盖住等。”
杨博轩和杨建新也认为,一旦高层建筑起火,最能依赖的就是楼内的消防设施。
如果你不会救火,那就要想办法第一时间选择逃生。怎么逃?这也有讲究——
-
开门前先用手触摸门把锁,如果门锁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中往里钻,说明大火或浓烟已封锁房门出口,千万别贸然打开房门。离开房间时要把房门、疏散通道门关闭,防止烟气进入走道。切忌为了财物折回着火房间。
-
如果要跑,怎么跑才是正确?一句话,尽量往下跑。如果火或烟在所在楼层之上,尽量往下跑。如果火在当事人所处楼层下,最好尽量跑到便于消防登高车触及的窗口。在疏散逃生时,要熟悉了解所居住场所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情况,一般高层建筑都有至少两部以上的楼梯可供疏散,着火时切勿使用电梯。
-
在高温和浓烟条件下,连戴着呼吸面罩都要被呛,更不要说湿毛巾。但在火灾发生的初级阶段,湿毛巾是必备的逃生装备,毛巾浸湿后叠三折(八层)有较好的滤烟效果。高楼火灾中大部分致死情况是吸入浓烟导致窒息,因此逃生时要弯下腰匍匐前进,同时用毛巾、手帕捂住鼻子。
除了逃生,身边的消防设施在关键时候能否派上用场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也请教了消防专家来给大家作普及——



文章来源:消防百事通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