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急救常识 |
|
|
父母如何做好与子女沟通(三) |
|
|
孩子10岁左右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期,一方面,孩子在这个阶段中大部分行为习惯都养成了,很难去改变其习惯。另一方面,孩子形成部分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会希望自己想法和做法能被他人肯定,所以父母要做好与孩子沟通就应该做到:一、多聆听,二、少霸权,三、共双赢。 一、多聆听 此阶段的孩子不仅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具有希望把想法变成行动的强烈欲望,特别渴望被别人肯定和赞赏。同时,他们也已经形成一个属于他们同龄人的亲密团队,并且对团队部分活动,孩子们不希望被父母知道,这也就形成孩子们的隐私。因此,在此阶段父母要懂得多聆听孩子内心真实想法,正确去认识孩子的做法,不要急于批评和否定,尽力去支持孩子,鼓舞孩子面对失败。否则,孩子总不被父母理解,就会导致孩子有越来越多事情不希望被父母知道,也就是隐私越来越多,最终使得父母与孩子无法沟通。 二、少霸权 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中会想参加越来越多的群体活动,但是大部分孩子们自己组织的群体活动都是不安全或者是父母所不愿意的。例如现在正值夏天,孩子们约好一起去游泳,但当孩子告诉父母此项活动时候,大部分父母都会不同意,原因就在于孩子们水性不好又没成人陪同,显得很不安全,而此时父母就会拒绝孩子参加这一活动,不管孩子有什么理由。有些孩子可能就不去参加了,但他们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后悔告诉父母了,有些孩子可能会借助一起其他借口偷偷去参加,当他们发现找其他借口就可以瞒过父母,日后他们就会不断地对父母撒谎,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孩子不跟父母提及他们的群体活动,甚至是不断对父母撒谎去参加群体活动。如果当孩子形成撒谎的习惯后,情况是非常糟糕的,因此,父母对待孩子的个人行为不应该霸权管制,而应该弄清楚具体情况,在坚持一定的原则条件下,尽量协助孩子能够安全参加该项活动。 三、共双赢 父母希望孩子去做什么事情前都应该有耐心地去听听孩子的意见,充分理解好孩子的观点,获取可取部分,为孩子解析为什么不采用其不可取的部分,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家庭活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主人翁之一。而对于孩子在家庭外的活动,父母不应该扮演一位一口否定的决定者角色,而更应该作为一位为孩子提谋献策的顾问者。使得孩子乐意向父母征求意见,希望父母协助自己完成目标,那么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自然就顺畅了。
(作者:谢龙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