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你,人的一只手上沾附着大约40万个细菌,你不要吃惊,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专家们认为超过80%的传染病通过手进行传播。手上的病菌可以存活相当长一段时间,通过接触可将病菌传给其他人或其他地方,疾病也通过这种方式被传播。人们用手捂着咳嗽,打喷嚏然后触摸门把手等公共物品,孩子们则通过交换玩具等使疾病传播。所以要尽量避免在手心里打喷嚏,如果打在弯曲的肘部会比较好。并且勤洗手,尤其是孩子们,这样会大大减少疾病的传播。
洗手指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的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洗手呢?
饭前饭后
触摸过公共物品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公用电话等之后
触摸眼、口、鼻前
入厕前后
吃药之前
打喷嚏或咳嗽后
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
做完扫除工作之后
接触钱币之后
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
从外面回家后等等
洗手方法和步骤:打开水龙头把手淋湿,在手掌上抹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搓出泡沫,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大约20秒。使掌心、手指、手背、指缝及指甲周围等都被洗到,然后在水龙头下,将手冲洗干净。还有,在关水龙头时,记得冲洗水龙头,以避免双手洗净之后,又触碰到水龙头上残留的细菌而受到感染。
此外,擦手也不可忽视。手洗净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手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有的厕所置有自动干手器,手洗净后可立刻把湿手烘干。如果你用的是一次性纸巾,用完后可用它来开卫生间的门,以保持手部的清洁。
为了健康,我们应该重视手部卫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单位或是在医院,保持手部干净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在家里,你正在准备食物,如果手碰到了其他物品,那么手就被污染了,在准备食物之前或是在吃饭之前就还要再重新洗手。手部卫生简单而又重要,如果你做到了,就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持健康。
(转载自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