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
一、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婴幼儿期的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塑性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从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和功能训练,可使患儿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不断纠正异常,学习和建立正常的模式和功能,达到最佳效果。早期康复治疗是恢复脑瘫患儿神经系统功能的最有效手段。
二、综合性康复
综合性康复是以患儿为中心,组织各科专家、治疗师、护士、教师等共同制订全面系统康复训练计划,进行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康复以达到患儿的身心康复。①针对粗大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措施是运动功能训练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管理”。目的是抑制异常运动、姿势模式,促进正常运动发育;②针对精细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对日常生活动作和能力进行训练;③针对身心全面发育,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身心发育;④针对语言及交流障碍,主要是进行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咀嚼吞咽功能以及交流障碍的训练;⑤针对局部问题的处理,可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科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及辅助用具的综合方法;⑥针对心理行为问题,要进行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正;⑦针对不利条件,要调整社会、家庭环境,确保患儿接受康复训练、接受教育。 三、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脑瘫患儿的异常运动和姿势模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康复必须与日常生活动作紧密结合。除了正规的康复训练之外,还要培训家长和看护者,开展家庭康复,注意采用正确的抱姿和转移方式,患儿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生活环境和条件,预防并发症,制作和采用简单实用的辅助器具等。不仅使患儿学会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学习和注意保持正常运动和姿势模式,抑制异常模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康复训练中。
四、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防止在未经科学检验的基础上,盲目地强调某种方法的奇妙性,滥用药物,盲目地应用某些仪器设备或临床治疗方法。要重视康复医学的团队作用,既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各类现代康复方法,也要努力发掘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藏的各类理论与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与包括手术、药物、辅助器具等在内的其他康复治疗方法和途径相结合的综合康复。
温馨提示:小儿脑瘫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因此已经发现脑瘫的症状及时的到脑科医院进行治疗。脑瘫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医院的技术设备和专家经验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脑瘫一定要到正规专业的脑科医院进行治疗。
(作者:林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