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清晨的广清城际铁路花都站,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当众人面对突然晕厥的中年男子手足无措时,华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大二学生姜煜用专业急救技能架起生命通道,其见义勇为的善举近日荣获花都区2万元嘉奖。

2024年12月7日早上,准备返家的姜煜在扶梯口发现面朝下趴在地上的中年男子,一动不动,姜煜第一时间冲上前试图唤起患者,但发现患者陷入了昏迷,并且呼吸频率逐渐减弱,出现灰紫面色与异常分泌物,这位校红十字会骨干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在车站工作人员协助下,迅速建立急救屏障并获取AED设备。
"当时患者瞳孔异常,呼吸渐弱,我们立即实施翻身、掐人中与心肺复苏。"姜煜回忆道。面对突发的心脏骤停,她强抑颤抖坚持协助工作人员实施救助,精准操作AED除颤,终使患者在救护车抵达前恢复自主心律。
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红十字会的骨干成员,姜煜在大学期间接受了不少救护培训,不仅掌握了AED使用和心肺复苏术等救护技能,还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但真正实战应用参与抢救,她还是第一次。
这场成功施救绝非偶然。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省级红十字会示范学校,有着开展急救培训的悠久传统。学校不仅在红十字会会员中开展急救培训,而且在20多年前就把《初级卫生救护》纳入了选修课程,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近年来,与省市红十字会合作开展急救培训活动和专题讲座,并将其纳入新生教育范畴。
姜煜大一就加入了校红十字会,作为培训部成员专门协助开展急救培训工作,还会组织大家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
健安培训讲师与校红十字会骨干共同配合,同时一套以“高质量心肺复苏”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让“懂救、会救、敢救”成为每位学员的必修课。通过“理论授课-情景模拟-实战考核”三阶递进,确保急救技能转化为本能反应。这一教学理念的成果,已体现在真实现场救援中,已有16名学员在突发事件中挺身而出,挽救了16条鲜活的生命!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姜煜更在意被救者的康复状况。"看到他思维清晰、行走稳健,所有紧张都值得。黄金救援时间非常重要,抢救及时能减少发生后遗症的风险,所以我觉得急救技能培训非常有用!关键时刻,这就是我们和死神赛跑的筹码。”在表彰座谈会上,姜煜表示。
这场站台救援已成为生动的育人案例。AED不仅是设备,更是文明社会的温度计;救护证不仅是证书,更是守护生命的承诺书。如今,越来越多的华农学子正带着这份承诺,将人道精神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编辑:胡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