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广州市红十字会主办,广州市健安应急救护培训中心承办的“2015年第三期广州市红十会卫生救护师资培训班”在广州市红十字会一楼的培训室正式开班。37名来自全市各区的医务工作人员、医疗志愿者及教育系统工作者开始为期五天的应急救护师资培训。 为了让学员逐渐放下彼此的戒备,凝聚学员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彰显自己的特色,打破陌生感,增进学员的情感交流,进行“破冰之旅”、“超越自我”、“团队建设”等项目,让学员经历了陌生——熟悉——合作的过程,体验了专注学习和团队协助的重要性,为即将开始的合作学习与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破冰”的目的顺利达到。
本课程特邀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主任蒋龙元讲授生命链、心肺复苏和气道异物梗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叶泽兵讲解灾难救援、个人防护和应对方法;和广州市健安应急救护培训中心的专职导师,美国心脏协会国际专业急救导师陈梅与林婉莹导师授课了常见意外和突发事件等应急处置方法和流程;为了更好了理解相关理论,增加大量技能训练机会,强调高质量的团队操作训练。最重要还是授课能力的培养,备课试讲环节,导师一对一指导授课方法,鼓励学员多尝试、多参与,一步一脚印的提高授课水平。经过培训和考核后,学员将获得《广州市红十字卫生救护师资证》,基本上能胜任大众的现场急救知识的宣教工作。
掌握拯救生命的力量
生活中的意外事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8月11日海珠湖公园一男子被雷击中,其妻子在现场只懂得为其按压人中;9月7日一女子大雨中倒在了公交车站,路人只为其打伞无人懂得施救……这样鲜活的例子数不胜数,现场的目击者往往拨打完120后便无继续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然而紧急关头,只有4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这宝贵的四分钟掌握在现场的第一目击者手里。救人是在一念之间,救命则需一技在身,因此急救技能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只有人人学急救,才能在紧要关头做到急救为人人,达到“爱心救护在身边”。
急救普及,势在必行
上述提及的案例,一针见血的反映出我国急救普及的不足。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我市的应急救护培训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国际上参加救护培训人数占人口比例,如挪威、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达到80%以上,法国为40%,美国达到25%,新加坡达到20%,香港也达到8%,国内的上海市达到了5.5%。所以卫生救护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广州市红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卫生救护知识的普及。所以2015年计划培训师资人数约300人,在前两期师资班已培训人员85人,通过培训的师资将纳入我会师资库。师资量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培养优质的师资,将担负普及救护知识的使命,让“爱心救护在身边”传递到社区、学校,深入居民心中。
破冰之旅开始
千人手结,团结的力量
班主任强调课堂纪律
蒋主任激情授课